黨建扶貧筑民生 文明花香傾滿城
- 分類:公司新聞
- 作者:
- 來源:消費日報
- 發布時間:2021-10-20 14:44
- 訪問量:
【概要描述】地處云貴高原東部,北依苗嶺主峰雷公山、南臨清水江中游的臺江,天藍、地綠、水碧、土凈,老城改造、脫貧攻堅、鄉村振興讓在這座城市生活的人民幸福感不斷提升。
黨建扶貧筑民生 文明花香傾滿城
【概要描述】地處云貴高原東部,北依苗嶺主峰雷公山、南臨清水江中游的臺江,天藍、地綠、水碧、土凈,老城改造、脫貧攻堅、鄉村振興讓在這座城市生活的人民幸福感不斷提升。
- 分類:公司新聞
- 作者:
- 來源:消費日報
- 發布時間:2021-10-20 14:44
- 訪問量:
地處云貴高原東部,北依苗嶺主峰雷公山、南臨清水江中游的臺江,天藍、地綠、水碧、土凈,老城改造、脫貧攻堅、鄉村振興讓在這座城市生活的人民幸福感不斷提升。
如今的臺江,經濟結構不斷調整,產業發展提質增效,城市建設日新月異,人居環境持續改善,鄉村振興穩步推進,養老、醫療、教育等民生保障更加有力……
發展成就振奮人心,美好藍圖催人奮進。經過5年的不懈努力,“十三五”規劃目標任務基本完成。進入新發展階段,臺江已經站在新的更高的發展起點,勾畫了“十四五”時期的發展藍圖,向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闊步前進。
當前,臺江的區位交通優勢正加速轉轉化為樞紐鏈接優勢、人口資源優勢正加速轉化為人力資本優勢、市場空間優勢正加速轉化為內需體系優勢、農業農村優勢正加速轉化為鄉村振興優勢等。這些正在加速轉化的優勢都是臺江融入“雙循環”的重要支撐。
立足新發展階段,臺江如何精耕細作優勢領域,在融入新發展格局上實現更大作為?
黨建領航:固本強基聚合力
近年來,在中央、省、州三級組織部門幫扶指導下,在杭州市余杭區、浙江大學等對口幫扶地區和單位的關心支持和傾情幫扶下,全縣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帶領群眾團結一心、攻堅克難,推動抓黨建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,將黨的組織優勢不斷轉變為脫貧發展優勢,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組織保證。
臺江縣聚焦“扶持誰、誰來扶、怎么扶”問題,構建縣脫貧攻堅指揮部、9 個鄉鎮 (街道) 戰區、156 個村級指揮所、1008 個網格單元的作戰指揮體系。4200名干部結對幫扶助力脫貧攻堅,16.9 萬名干部群眾擼起袖子加油干,形成橫向到邊、縱向到底的作戰體系。
推進教育醫療“組團式”幫扶,盯緊臺江教育事業發展的短板弱項,并選派專家服務農業發展。積極開發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,圍繞技能提升,以“一戶一技能,就業一人,脫貧一戶”為目標,對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展食用菌栽培管理、繡娘刺繡、鄉村旅游接待服務等方面的技能培訓。通過浙江省東西部扶貧協作幫扶項目、產業項目合作、扶貧車間以及杭州市屬、余杭區屬國有企業結對幫扶,建立起一批公益性崗位,帶動1918名貧困人口就近就業。
從“十項行動”入手,系統謀劃抓黨建促脫貧攻略,積極探索“龍頭企業+合作社+十戶一體+貧困戶”“合作社+基地+村集體+貧困戶”“龍頭企業+基地+貧困戶”、能人帶動貧困戶等多種利益聯結機制,不斷增強貧困戶收入效益。
臺江縣圍繞創建“黨建扶貧示范縣”目標,擼起袖子精準施策,下繡花功夫扎實推進,出臺《“十三五”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規劃》,創新開展“十戶一體”抱團發展模式,探索總結抓黨建促脫貧“十攻略”,通過請進來、送出去打造一支帶不走的人才隊伍,在探索黨建扶貧和高效銜接鄉村振興道路上邁出堅實步伐。
目前,黨建扶貧“十攻略”在臺江已經落地生根,不僅成為駐村干部工作的一大法寶,也成為群眾自主發展、發家致富的一部秘笈,其對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加強和推動已經顯現。
產業強縣:項目攻堅動能勁
大招商、招大商,園區才能活水足、不斷流。圍繞產業定位,臺江縣充分利用小分隊招商、以商招商等傳統手段,大力探索網絡招商、基金招商等創新模式,精準招商引資,努力引進了一批帶動效應強、經濟效益高、市場前景好的大項目。成功引進了天能集團、余杭扶貧產業園、麒臻公司、農民工返鄉創業園、宏宇、萬航等50余家企業。一個個行業龍頭企業爭相入臺江經濟開發區,一批批優質項目花落臺江,臺江成了投資洼地、產業高地。
這些年來,臺江縣充分借助三級組織部門、余杭區等幫扶單位力量,以東西部扶貧勞務協作為契機,以杭州市余杭區結對幫扶臺江縣為重要抓手,以新增貧困勞動力就業促進脫貧奔小康為目標任務,發揮兩地勞務聯絡服務站紐帶作用,及時掌握企業復工時間及崗位需求情況。兩地積極整合企業用工方和勞務輸出人的雙向資源,在余杭區11家企業建立就業基地,組織動員1200余名勞動力(貧困勞動力約占50%)到浙江省務工,輸送51名建檔立卡貧困學子到杭州免費就讀職校。
項目是臺江經濟發展的硬支撐,開發區是項目建設的主戰場。過去一年各大項目投資均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,西部扶貧協作扶貧項目臺江縣美麗鄉村建設項目長灘村民宿、臺江縣施洞文化產業園區(特色小城鎮)建設項目、白水洞旅游景區建設項目、西施旅游景區項目等一批健康、文旅、商貿和總部經濟項目即將開工、竣工或投運。在項目的強力帶動下,大健康、大文旅、大商貿產業格局在臺江基本形成,臺江產業在發展中融合,在融合中發展,實現齊頭并進、同興共榮。
只進一扇門,最多跑一次,網上也能辦。這一年,臺江持續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公布縣直部門77項“最多跑一次”事項,行政審批時限壓縮88.7%?;鶎庸卜諏崿F全覆蓋,做到“服務前移、就近可辦”,基層服務能力大大提升,讓群眾“小事不出村,大事不出鎮”;優化審批流程,推出“互聯網+政務”“一件事一次辦”、網上辦事大廳等線上審批新舉措,讓數據多跑路,讓群眾少跑腿。江縣給各產業園區部署的各項任務全面完成,全縣營商環境不斷優化,入園企業紛紛點贊。
民生為本:群眾點贊暖心窩
綠色是臺江最鮮明的底色,生態優勢是臺江最大的優勢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。臺江縣深入踐行“兩山”理念,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,強化森林管護,全面護綠增綠,打響藍天保衛戰、碧水保衛戰、凈土保衛戰。同時,著力抓好創文、創衛工作,大力整治市容秩序,扎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村莊整潔行動,全面推行垃圾分類處理,建設美麗鄉村67個,其中有5個村獲得州級文明村寨,3個村獲得省級文明村寨榮譽稱號,生態、美麗、文明在臺江大地蔚然成風。生態綠心,兩型示范。如今,臺江的天更藍、水更清、地更凈,生態越來越美,城鄉越來越靚,臺江宜居宜業、宜養宜游,綠色資源變身綠色產業,美麗風光催生美麗經濟。
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。這一年,臺江縣各級各部門帶著感情、帶著責任,堅持謀民生之利、解民生之憂,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。全縣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成功脫貧“摘帽”,全面小康路上一個不少;承辦的省、州重點民生實事全面完成,新增城鎮就業人數和失業人員、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人數再創新高,教育發展基礎得到夯實,公共衛生服務能力顯著提升;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深入推進,扎實推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三年行動,社會大局和諧穩定……一樁樁、一件件,溫暖了老百姓的心窩,讓他們有了更充實的獲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
2020年,可圈可點的還有許多:主動對接和融入“一帶一路”建設、長江經濟帶、成渝地區經濟圈等一體化發展戰略,打造臺江走出去戰略“橋頭堡”;堅持底線思維,立足防范化解重大風險,創新融資模式,探索多渠道融資;發揮規劃引領和要素保障作用,節約集約利用土地,全力保障發展用地需求.......
惠民育民 :文明花香傾滿城
“我們成功了!”九載奮進路,一朝夢終圓。在全縣上下全力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之際,臺江榮獲“全省文明先進城市”稱號的喜訊,猶如一股暖流從貴陽迅速傳遍家鄉1108平方公里的土地,驅散了冬季的嚴寒,點燃了群眾的熱情。
聚集創建合力,催開文明之花。創建全省文明城市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市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數——這既是縣委、縣政府對全縣人民群眾的莊嚴承諾,更是廣大干群的不懈追求?;厥讋摻?,拼搏鑄輝煌。按照省委、省政府的要求,臺江縣以創建全省文明城市為總目標,以百村建設、老城區改造等提質工程為重要抓手,兩項工程同安排、同部署、同推動。臺江于2020年入圍“全省文明先進城市”,拿到了爭創全省文明城市的“入場券”。“創文”,讓城市更宜居、生活更美好、群眾更幸福。
2018年8月28日,臺江縣正式印發《臺江縣“最美家鄉·愛我臺江” 文明創建活動實施方案》,提出在城區每條道路設立街長,實施街長負責制,街長通過定期檢查,發現和掌握所負責道路及兩側樓院城市管理問題,督促協調作業養護部門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,落實精細化管理責任。
“以前走在路上根本無處下腳,到處都是牲畜的糞便,現在好了,到處都干干凈凈的。”“我家門前有塊空地,以前半夜總有人偷偷把大件垃圾扔到這里,夏天臭得不行,我都不敢開窗戶,文明城市創建以來,政府規劃了垃圾投放點,現在我也敢開窗了。”……提起家門口的變化,臺江縣的居民們興奮不已。
翁你河碧波似鑒,青山連綿,四時景色各有千秋;河堤兩岸開挖清淤,綠化亮化,終結“臭水溝”,成為居民休閑的好去處……
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、山水、花鳥,苗族符號于墻體鋪展,苗家灣、方黎灣等社區散居片“顏值高”“潔凈美”;商貿城、萃文園等農貿市場“改頭換面”,熱鬧非凡……
如今的臺江天更藍、地更綠、水更清、路更暢……家鄉人自豪而幸福,外地人贊嘆又羨慕,人們生活越來越幸福,日子越過越好。

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
或搜索“臺江城投”
更多精彩等著你!
臺江縣城鎮建設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Copyright ©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 貴公網安備 52263002000108號 黔ICP備2021007269號-1 網站建設:中企動力 貴陽